Balmain曾經說過:「服裝是行走的建築。」
本文將探討服裝和建築的相同與不同,透過材質紋理、使用目的、空間建構與結構運用的四個面向切入。
首先,就材質來看,建築多使用堅硬有結構性的材料;而服裝考慮到穿著舒適度,多使用柔軟的布料。兩者皆有多方實驗嘗試呈現出突破舊有材質的質感,服裝透過加工、貼襯等等或是構造的調整,呈現出立體度和硬挺感。而建築最常見的方式則是透過曲線的塑形,呈現出布料飄逸中的流動感,例如首爾青潭洞的Dior旗艦店,透過建材的可塑性,創造出柔軟曲線以符合Dior女性優雅自在的形象;更微觀來看,因科技進步,材料開發上更加容易,建築也經常透過研究織物而抽取概念運用至材料結構上,如織物構造學、硬式軟式建築學…等等。而相同的部分,同樣作為文化的載體,傳承象徵意義,而反應在材質紋理上。
首爾青潭洞的Dior旗艦店
同樣作為遮蔽與保護的需求,建築以開窗和立面開放性來傳達,在服裝上有更複雜的變因,跟社會與自我有更多的連結,主要影響的是穿衣心理,包括服裝作為表達自我的媒介、角色扮演等等。再來是型態的構成,多為幾何學生成,以服裝來說,版型的構成以幾何組合變化,如古希臘的傳統服飾;建築則是經常以幾何塊體或是切割處理整體型態。
空間建構的部分,以皮層與骨架的關係切入,有皮層與骨架融合、皮層於骨架外和骨架外露三種型式,於服裝和建築當中都可以看到很多案例。以建築來說,是主結構與立面的關係;相對服裝來說,有趣的是服裝本身可能產生結構,或是人體本身作為結構與布料的關係。
有許多服裝設計師都擁有建築設計的背景,如西班牙設計師 Paco Rabanne 於 1966 年發表首個服裝系列〈12 件無法穿著的裙子〉,充分的展現服裝時尚跨界的可能性,設計是反應社會文化的明鏡,也是記錄。
西班牙設計師 Paco Rabanne〈12 件無法穿著的裙子〉
尤其是當代的設計,因應科技發展更是沒有界線,時尚與建築都在尋求更貼近人們生活的傳達方式,以作品表達生活中所建構出的文化脈絡,最終形成交融,跨界媒合漸漸成為習以為常甚至必須的技能與手法。希望以這篇文章作為起點,回歸本質,淺談兩者的同與不同,增加未來更多的可能性。